1、移动3G的基本状况
(一)移动3G的技术特征
移动3G相对移动2G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升级。移动3G在核心网上使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无线接入网上进行了全方位技术改进,包含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动态分组调度、多速率支持等每个方面。
移动3G可以用更宽的频谱。中国为3G划分的无线频谱总带宽为335MHZ,2G的无线频谱带宽为140MHZ。
3G的应用使移动的频谱总带宽增加了2.4倍,移动通信的频谱空间大幅扩展,频谱对移动业务的制约大大缓解。
(二)移动3G大幅提高移动业务的能力和容量
大幅提升语音服务容量。
3G技术在语音业务上的频谱效率是2G的1.5~3倍,再加上3G频谱带宽的成倍增长,3G承载的语音业务的容量相应大幅增长。理论上3G的语音容量是2G的3~7倍。另外,3G的话音水平也有显著的提升。
大幅提升数据业务能力。
3G技术在数据业务上的频谱借助率比2G提升3倍以上,再加上频谱带宽的成倍增长,3G的数据传输能力大幅提升。
2G只能满足一些中低速多媒体业务,3G可以承载中高速多媒体业务。极限状况下,3G的数据速率能达到2G的200倍。
表12G与3G的业务承载能力比较
资料来源:依据有关资料整理。
(三)移动3G的规范
全球制造商和运营商一同拟定通信标准有益于通信业的进步,由于它有益于制造商减少本钱,有益于运营商互联互通,有益于用户漫游。技术指标总是也同时限定了技术的达成渠道,从而为控制达成标准的专利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全球主要的电信制造商都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标准的拟定,以在常识产权上谋求利益。
被国际电信网盟(ITU)认同的3G推行标准包含美国提出的CDMA2000、欧洲提出的WCDMA和中国提出的TD|SCDMA。完整的移动标准体系包含4类接口规范:互联网与互联网接口、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无线接口、用户辨别模块和移动台之间的接口。CDMA2000和WCDMA是完整的规范体系,TD-SCDMA标准主要包括无线接口中的第一层协议(即物理层协议,无线接口共有三层协议)的规范。
三种3G标准与相应的2G标准存在显著的演进路径依靠关系,即不一样的2G标准选择对应的3G标准可以达成平滑过渡。目前2G标准的市场结构因此基本反映了将来相应3G的市场结构。运营商选择3G标按时,除考虑平滑演进原因外,还要考虑技术的开放性、厂家数目、互联网规模等原因,以借助规模经济有哪些好处,并预防被制造商锁定而付出额外投资本钱。
表23G标准的比较
资料来源:作者采集整理。
(四)全球3G的应用已启动,但进展不顺利
在2000年和2001年,发达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发放3G的运营牌照。截至2002年底,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和区域发放了119张3G运营牌照,其中包含部分进步中国家。
大体上看,全球3G的应用节奏比预计有所放缓。部分原计划在2002年大规模推出3G商业应用的欧洲运营商,基本上都推迟到2003年。到2002年底只有日本和韩国正式启动3G商业运营。预计2003年开始,欧洲的3G应用会越来越升温。
日本NTTDocomo公司在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该公司于2001年第三季度启动了3G业务,到2002年秋天用户数达到16万。
3G业务的资费在语音上与2G相当,在数据业务上比2G低。该公司用户进步缓慢是什么原因:一是与公司策略安排有关;二是互联网进步初期覆盖面较小;三是终端品种少,价格高,电池用时间短;四是特点业务处于进步初期,吸引力不强。该公司觉得这类问题在2003年可以显著改变。
2、3G应用决策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对市场前景的怎么看不同
乐观者觉得,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存在巨大的潜在需要,3G的应用将提升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水平。近期短信和彩信的爆炸性增长就是一个例子。另外,3G也是开发中国巨大的潜在语音市场的适合技术;悲观者觉得,3G业务的进步可能受制于本钱、商业模式、内容、需要等多种原因,制造商过于乐观。世界上到今天还没成功的大规模商业运营的例子。客观地看,3G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但市场的开发确实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二)制造商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制造商在技术指标和应用机会选择上存在不一样的利益。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内资制造商在3G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上投入了巨资且进展较快,已经拥有了提供整套设施的能力。尽快启动国内3G应用对该类公司有利,它不仅能够缓解资金重压,还有望赶上国际市场的3G应用浪潮。很多外资国内公司也期望尽快启动国内3G应用,以缓解不景气的全球电信市场带来的重压。尽快启动3G或许会对TD-SCDMA阵营不利。该阵营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并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但因为该阵营整体实力较弱,进展相对滞后。目前启动3G应用,会使该阵营失去部分市场机会,还或许会动摇该阵营的投资信心。假如该阵营进展缓慢,应用机会决策或许会成为一个两难选择。
(三)运营商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移动业务具备潜在角逐特质,应该引入更多的运营商,这已经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
3G的应用决策将会同时解决市场进入和市场结构问题。因此3G应用机会对在位运营商和潜在运营商意味着完全不一样的利益。移动业务是国内电信业务中最有利可图的市场。潜在运营商,主如果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因为主要经营传统业务,收入增长几乎停滞不前,而且背负常见服务的沉重包袱,期望尽快获得3G牌照,以进入移动市场。潜在运营商的进入势必会冲击在位运营商的市场地位。
(四)对使用何种标准怎么看不同
标准之争实质上是利益之争。三大阵营的制造商都期望使用己方的规范。有的制造商同时投资多个标准,但也有所侧重。标准争论中的一个要紧问题是怎么样看待国内的规范TD-SCDMA。有人觉得TD-SCDMA是国内标准,政府应指定国内运营商或部分运营商以它为主打造互联网;也有人觉得TD-SCDMA技术应定坐落于细分市场,补充WCDMA互联网的不足,由于运营商选择它会承担较高的风险,作为三大标准中唯一的时分技术,它具备独特的功能,可以借助另外两种标准没办法借助的时分频率资源。
(五)常识产权谈判影响应用进程
常识产权问题错综复杂。三大标准所涉及的专利总是被海量的制造商交叉持有,其中的基本专利一般被少数制造商交叉持有。一套完整的3G标准达成策略涉及到上千项专利,其中基本专利达到数百项(基本专利指未经所有人授权制造商只须使用有关标准势必会导致侵权的专利)。国内制造企业自有常识产权较少,即便在中国所提出的TD-SCDMA标准的达成体系中(指包括无线接口在内的完整达成体系),绝大多数基本专利也归海外公司拥有。国内制造商需要在3G应用启动之前与专利拥有者逐一进行谈判。
3、政府在3G应用中发挥要紧用途
(一)政府在3G应用决策中的职能
移动3G的应用是在新的无线频段上使用更一流的技术体系。
3G的应用包含两个要紧原因:一是运营商使用3G的技术和标准体系。二是运营商用电信规制部门划分的3G频段拓展业务。
3G应用是电信运营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本身属企业内部决策,但3G应用需要用新的无线频段,无线频谱是稀缺资源,电信规制部门在划分和指派无线频段的同时也决定了移动运营商的数目和经营许可,由此涉及到电信角逐政策问题,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在3G应用中都要发挥用途。
[1][2]下一页